2012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2-15
  

  • 全选
    |
    交通运输工程
  • 李笑红;陈亮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7.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简支梁影响线理论,分析了超重车重心纵横向偏移时对简支梁桥的作用荷载,探讨了超重车重心偏移时,跨中弯矩的规律和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方法.并根据货物装后重心与重车重心的关系,给出了超重货物装载偏心时,最大弯矩的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出货物装载偏心情况下超重等级的计算判定公式,通过实例验证得出,货物装载偏心会加大超重货物的超重程度的结论.
  • 李华;韩宝明;赵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8-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动车组运用问题的内涵,指出当前关注的重点是以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为核心的狭义范畴.从我国动车组产品系列、列车开行特征、动车组检修与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动车组运用计划相关影响因素的现状进行了说明;将动车组运用计划编制过程划分为交路计划和检修计划两个阶段,从我国铁路生产实际需求出发,分析了计划编制过程中考虑的约束条件和评价指标;最后总结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对后续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 孟令云;Rob M.P.Goverde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5-20.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轨道区段锁闭时间理论,提出了两趟列车间晚点传播过程的构建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构建多趟列车晚点传播链(树)的方法.以荷兰铁路繁忙干线之一的莱顿—海牙—鹿特丹—多特雷赫特—多特雷赫特南站线路为背景,选取2009年2月的数据,从列车间晚点传播链和列车间结构性晚点传播两个方面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能够较准确地构建实际的列车晚点传播过程,有一定推广价值.
  • 郭根材;聂磊;贺振欢;付慧伶;冷暖暖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21-2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成网,铁路换乘客流将明显增加,提高换乘组织效率是高速铁路客流组织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欧洲列车时刻表、路网结构数据,本文系统分析了欧洲铁路旅客换乘组织的成功经验.定量分析了放射路网、网状路网两种典型路网的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列车衔接方案特点,归纳出换乘节点主要衔接组织方式及适用条件.最后,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网结构,给出欧洲经验对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衔接方案编制的一些启示.
  • 包云;刘军;马敏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27-32.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准确把握旅客购票请求到达的规律,并对该过程进行仿真,是实施列车动态票额分配和调整的基础.本文基于对历史售票数据的分析得出:旅客购票请求的到达过程属于非齐次泊松过程,每个购票请求的票额数量是一个离散的随机数,因此,旅客的购票过程是一个复合非齐次泊松过程.通过对“Thinning”方法进行改进,采用分段“Thinning”方法对该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旅客购票请求的到达过程与实际观测到的旅客购票请求的到达过程符合率达92;.
  • 李强;薛广进;吴宵;王斌杰;宋志坤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33-3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动车的运行状态按其运行交路区分.选取其上某一载荷,计算载荷对某一假设的理想点造成的当量损伤及寿命,求解每一交路上能获得高置信度测试结果的最少测试次数,确定最能够代表该交路运行状态的典型测试数据,将各交路的典型数据处理并比较,最终获得能代表动车整个运行状态的最有效测试数据,处理最有效数据得到该载荷的最有效载荷谱.
  • 崔勇;闻映红;王涛;张金宝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37-4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SMC箱盒的电磁防护效能尚无量化的指标,以及对应测试方法的问题,从电气化铁道干扰源的特征出发,在分析SMC箱盒的电磁屏蔽效能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几种可行的改善室外SMC箱盒电磁防护效能的方法.进一步结合国内外主要标准和实测结果分析,提出了SMC箱盒的屏蔽效能的量化指标和适用的测试方法.
  • 吴作伟;梁闯;郭海霞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42-4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速动车组车下水箱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车载水箱箱体内液体冲击晃动问题进行了建模与数值分析.通过研究列车变速过程中水箱内气液两相分布状态,获得了采用单向耦合方法不能获得的水箱结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历程,实现了对水箱结构强度更为准确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箱体所受最大应力基本与充液比成正比,且最大应力位置基本相同;当充液比为0.9左右时,其应力值达到最大.通过单、双向耦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双向耦合方法比单向耦合方法更为准确可靠.本文为高速动车组水箱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实用可靠的分析方法.
  • 李化建;李东磊;安明喆;孙学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47-5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现场温度监测获得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内部温度数据,基于瞬态温度场有限元理论和“蚁群”算法,建立了高铁墩身施工期热学参数反分析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获得了与实际接近的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对温度控制的需要.运用“蚁群”算法可以在形成的离散解空间进行多宗量参数同时反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稳定性.
  • 杨婧;冯其波;张斌;崔建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52-5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路基状态监测是铁路安全运营的保障措施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测斜传感器的路基剖面沉降自动测量方法.水平倾斜传感器由主动、从动电机带动在被测路基断面扫描行走,实现对路基剖面沉降的自动测量;利用局域通信无线模块与DTU-GPRS模块搭建了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网络,实现对路基剖面沉降的长期远程监测.文中论述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构成与软硬件设计,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 徐田坤;梁青槐;任星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57-62.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影响750 V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故障因素的分析,利用事故致因理论、故障树模型和概率论相关理论结构度、概率度、临界度计算,得出影响750 V断电事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法对750 V供电系统安全风险评估、部件影响分析、薄弱环节识别,以及为管理者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康仁伟;王俊峰;吕继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63-67.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满足铁路线路互联互通以及设备故障之后列车降级运行的需求,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等级转换.等级转换过程中,车载设备未正常接收转换预告点、转换执行点应答器的信息,或者列车速度未降至线路允许速度以下等因素,可能导致等级转换不成功,因此有必要通过形式化建模对转换过程分析和验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PPAAL的等级转换过程建模与验证方法.采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建立了CTCS-2/CTCS-3等级转换过程的时间自动机网络模型,应用UPPAAL验证工具对等级转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等级转换过程的安全性,并对现有技
  • 李笑然;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68-73.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纤维模型,基于刚度法、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理论及塑性铰理论,分别编制了钢筋混凝土柱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程序,通过3种方法模拟的分析结果与钢筋混凝土压弯柱反复加载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基于纤维模型的3种非线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在强非线性阶段的计算效果优于基于刚度法和塑性铰模型的梁柱单元.
  • 安宁;夏禾;战家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74-78.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利用车激桥梁响应互相关函数灵敏度识别桥梁损伤的方法,通过记录设置在桥梁上的两个测点的加速度响应,比较桥梁损伤前后两点响应的互相关函数的变化值,使用灵敏度方法来识别桥梁损伤.通过算例对桥梁损伤进行了识别,并与使用响应灵敏度方法得到的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互相关函数灵敏度方法可以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计算较简单,收敛速度较快,同时能够很大程度地抑制测点的高水平噪声,对桥梁多单元损伤也有较好的识别结果.
  • 傅方;赵成刚;李伟华;张卫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79-84.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不规则地形及地震波斜入射引起的局部场地地震动空间变化,会对隧道的整体动力响应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波动理论建立了可同时考虑局部不规则地形影响和地震波斜入射引起的,非一致地震动输入的隧道整体动力响应分析模型,进而研究了单一坡地地形及相邻地形下,SV波以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入射时的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局部不规则地形下SV波斜入射时产生的波形转换会造成隧道周边的应力分布及最大动力响应位置发生明显改变,隧道的潜在不稳定性增加,而SV波的入射方向则决定了隧道各关键节点位移动力响应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地震敏感区隧
  • 钱春香;陈立宏;唐松涛;柴小兵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85-89.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X桩是一种新型的变截面桩型,实践证明该桩型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施工简单快速的特点,但是目前对于DX桩的承载和沉降特性等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尚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采用定制的加载设备和观测设备,并按照相似的理论选择桩身材料及截面尺寸设计试验方案,对不同DX桩的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及桩周土压力分布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本次试验证明,在室内小比尺模型试验中采用的试验方法是可靠有效的,其结果与现场试验的一般规律相一致,对后续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陈旭梅;王莹;羡晨阳;宋国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90-95.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北京快速公交系统运行车辆的尾气排放特征,从速度、加速度和行驶模式比例3方面对其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同时确定比功率参数(VSP)的计算公式,根据时间、空间条件的不同,基于VSP区间分析了BRT车辆排放特征,并研究4种排放物在不同VSP区间的排放贡献率.结果表明:随VSP值增加,排放物的排放率逐步增加,且高VSP值频率分布小,但其尾气排放贡献率大,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在高峰时段应给予BRT车辆优先通行权,并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比例及位置,优化BRT车辆运行工况,以降低高VSP情况出现的频率,以达到减少尾气排放
  • 朱广宇;刘克;乔梁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96-10.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交通状态的识别诊断问题,引入驾驶人对交通拥堵程度的感知评价作为模型的学习目标,并建立了基于T-S(Takagi-Sugeno)模型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模型.通过仿真,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与较高的识别精度,对交通状态的识别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和较强的应用效果.
  • 乔珂;赵鹏;秦志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02-10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地铁成网条件下乘客出行路径选择行为为研究对象,根据乘客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将乘客划分为熟悉型和陌生型两类,分析两类乘客不同的路径选择特点,对两类乘客的综合出行阻抗进行了细化,改进了基于阻抗分层的路径分配方法,最后以北京市部分路网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乘客进行分类后,路径分配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 税常峰;董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07-11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划分是政府在制订区域交通政策时首要面临的问题,本文提出交通视角下双层区域划分模型的理论方法与思路,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水平、区域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合理选取并建立反映区域经济、交通、城市化等多因素的指标体系,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基于交通联系的地区间可达性指标进行分析,对区域划分方案展开探讨,并系统梳理各区域经济交通特征,为区域交通政策制订提供参考.
  • 朱广宇;蔺昊天;魏婧;郑佳;代如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12-11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5768、GB/T 23828和GB 23826中,有关可变信息标志的一些主要内容及规范,对可变信息标志国家标准的文本结构及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并研究了可变信息标志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可变信息标志的分类、屏面要素设计、位置设置等,本文研究可以为推进可变信息标志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张玲玲;贾元华;曹瑾鑫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17-12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确定交叉口排队长度和排队车辆数的精确度,有效地刻画交叉口车辆集聚行为特性,从车辆的实际运行规律出发,将车辆车头间距作为车辆在交叉口红灯排队的影响因素.借鉴人工势场的基本思想,分析城市道路上车辆速度与车头间距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交叉口车辆集聚模型,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得到车辆在交叉口处的集聚仿真图与各种集聚过程的车辆运动特征图.依据本文模型进行的仿真实验和VISSIM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交叉口车辆集聚模型使交叉口车辆排队模拟效果大大提高,同时该模型还能形
  •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
  • 宋泾舸;何伯述;严林博;裴晓辉;王超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22-127.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面向燃烧系统分析与监控的知识本体框架,定义了资源、设备、过程、任务和策略等概念及属性概念的本体结构.该框架概念层次清晰、结构紧凑、易于理解.以Protégé软件和OWL语言实现了某电站锅炉燃烧系统的知识模型,能较全面地描述燃烧优化调整所需的各类知识,便于知识的共享和复用.为提高燃烧优化调整技术的灵活性和集成能力奠定了基础.
  • 王锦;潘思茹;罗东平;吴洁;杨雅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28-132.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混凝-微滤工艺中不同混凝剂对腐植酸的去除效果及膜污染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盐和铝盐的混凝-微滤工艺都能有效地改善处理水水质,相同投加量下,聚合铁盐混凝剂对膜污染的减轻要优于单铁混凝剂,而对于铝盐混凝剂恰好相反,单体铝盐优于聚铝;当混凝剂投加量在0~0.6 mmol/L范围内不断增加时,水中腐植酸去除率也不断递增,而膜渗透通量先增加,达到最优运行通量后,转为递减.因此最优出水水质混凝条件与最佳减轻膜污染混凝条件有差异,在本研究条件下,最优混凝剂投加量为0.2~0.3mmol/L(以Fe/Al计).
  • 王健;傅迎光;孙明璇;刘再斌;范智勇;石坤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33-13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脉冲涡流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脉冲涡流产生磁场的频谱宽、穿透能力强,检测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缺陷信息.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很高,其测量厚度是通过检测电压的特征衰减时间来确定的,而特征衰减时间与厚度的关系建立在被测试件比检测线圈大得多的基础上.当被测试件比较小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测量误差.本文根据脉冲涡流检测的工作原理,计算了铁磁试件的大小、提离高度和试件厚度对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越小,测量的相对误差越大;试件较小时提离高度越大、试件的厚度越大,产生的相对误差也越大,相对于提离高度,试件厚度对测量结果
  • 应用数学
  • 郑神州;舒连青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37-140.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映到光滑无边紧致Riemann流形上的逼近双调和映射,本文在临界维数下,得到其解的弱紧性,即:双调和映射Palais-Smale序列的极限仍是双调和映射.
  • 周君灵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41-143.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v+1元集X上的可分解Mendelsohn三元系超大集OLRMTS(v)是一个集合{(X\{x},Bx):x∈X},其包含v+1个两两不交的v阶可分解Mendelsohn三元系.本文给出了OLRMTS的构造方法,建立了OLRMTS(2·4n+1)(n≥0)的存在性.
  • 黄月梅;周君灵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44-14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正交码是为码分多址光纤信道而设计的一种专用码.本文确定了一类权重为4且自相关性系数和互相关性系数不同的二维光正交码的最大容量.
  • 潘升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47-149.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Artin代数的模范畴中的相对倾斜对构造了倾斜模,从而得到了自同态代数之间的导出等价.
  • 张桂芝;安永红;冯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 36(6): 150-158.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2.06.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助于广义Pólya定理与一些代数方法讨论了特殊图类棱柱图在不同约束条件下的着色问题,并对n的奇偶分情况讨论,分别给出了色轨道多项式的不同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