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6-15
  

  • 全选
    |
    交通运输工程
  • 郭竹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2014年客流量过亿人次,客流量的不断增长使得该线运输能力已趋饱和.通过对目前影响京沪高铁运输能力发挥的薄弱环节的全面分析,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扩能的技术组织措施和改扩建的初步方案,为京沪高铁扩能改造提供辅助决策,以确保该线的运输能力满足更大的客流需求.
  • 毕红军;丁志东;石先明;刘畅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高速铁路轨道机械绝缘节的烧损问题,并优化高铁站内回流疏导方案,根据对杭长线长沙南站内绝缘节电位差的实地测试数据,从机械绝缘节的设置点、牵引电流回流疏导设置等方面,提出一种高速铁路站内机械绝缘节烧损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原理,结合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机械绝缘节两端的电位差,改善机械绝缘节烧损问题.
  • 贾俊芳;杨珂;游艳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0.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铁路货运延伸服务内容,从划分出的黑货市场及7个白货子市场的延伸服务需求出发,分析了各子市场对延伸服务的基本态度、对短途运输形式的选择和对仓储的物流配套、价格、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不满意度情况,从而提出针对不同子市场的铁路货运延伸服务的阶段性实施方案及建议.
  • 殷玮川;何世伟;黎浩东;周康;何必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7.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现有铁路枢纽内快运班列组织模式(OMM)进行研究.提出将铁路物流中心站考虑进编发快运班列的站点集合,与编组站协同处理编发快运班列的组织新模式(OMLM);在借鉴双层时空网络原理基础上,结合货主对货物运到期限的要求,以货主满意度最大和编发班列的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以同一方向的货物不可被拆分,货物送达编发站的发车条件为约束,建立了铁路枢纽内快运班列编发时刻混合整数优化模型(RCETS),并用ILOG CPLEX软件求解;最后设计算例将提出的OMLM模式与OMM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OMM模式相比,在本文
  • 周素霞;薛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24.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轻地铁运行中的轮轨磨耗,提高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通过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轮轨关系模型,针对4种地铁线路缓和曲线线型(线性变化、余弦曲线、正弦曲线和三次曲线)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线型下的轮轨横向力、轮轨垂向力、脱轨系数、磨耗功率、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6个动力学参数在列车运行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弦曲线和线性变化对列车在缓和曲线区段的动力学参数数值的变化影响较大;这些动力学参数在缓和曲线线型为三次曲线和余弦曲线时,其数值均处于居中水平,这两种线型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替换.
  • 白海卫;宋守信;王剑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30.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集了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武汉长江盾构隧道引起的地层变形实测数据,对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Peck公式对14组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并给出了杭州和武汉地区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地层变形预测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经典的Peck公式在分析和预测单线及双线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变形中仍然适用,修正后的Peck公式是经典公式的有效补充,对预测双线盾构隧道引起的地层沉降具有重要意义.
  • 郭凡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35.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综合利用弹性系数法,分析预测伊犁州直客运总量、公路客运量和分县市客运量.以预测出的客运量为基础,计算伊犁州直各市县的综合客运需求总量和适站量,并结合客运场站布局影响因素,针对市级、中心区级和片区级客运交通枢纽分别进行预测,布局规划伊犁州直客运场站.
  • 陆华;刘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4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区域物流网络产生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首先分析了区域物流网络结构的演化机理、过程和阶段.然后,借鉴评估产业集中度的赫芬达尔指数和区域分布非均衡系数两个参数,构建区域物流网络的时间序列演化模型,以此为工具分析区域物流网络内物流量在各节点分布的离散度和均衡性,从而揭示了物流网络演变及物流枢纽产生的过程.最后,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其演化过程和状态,结果表明武汉物流区域中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明显,而荆宜和襄十两个物流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 李振福;张小玲;徐梦俏;史砚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48.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确定50个东亚港口的基础上,按照这些港口在1993-2013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模式,结合康德拉捷夫长波对东亚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集装箱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1993年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将每个阶段包含的港口视为一个港口群,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对东亚集装箱港口体系的不平衡性进行深入分析.分析显示,东亚集装箱港口体系的不平衡性从主要受港口群之间吞吐量的不平衡性的影响,逐渐转移到受重叠部分的影响,即传统优势枢纽港的发展相对停滞,而以上海港、深圳港为代表的新枢纽港的强势崛起是造成不平衡性的主要原
  • 冯雪;王喜富;李美羽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5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具有机非分隔线的城市道路,自行车试图超越前方较慢车辆而越线占用机动车道的现象,采用多车道元胞自动机模型对考虑机动车鸣笛效应下的机非混合交通流进行建模与数值模拟,以衡量鸣笛对自行车越线行驶下的机动车及自行车交通特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发现在机动车中等密度条件下,鸣笛对自行车的越线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在自行车中等密度范围内,能够提高机动车流量,增加路段输运量,而在自行车高密度条件下将降低自行车流量,进而降低路段输运量.而在机动车低密度及高密度范围内,鸣笛的作用不明显.研究发现,鸣笛效应的引入能够使
  • 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
  • 任福民;黄定仪;杨月芳;陶若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62.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调整后的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铁路运输业的直接、完全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提出采用碳排放弹性系数对计算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然后利用投入产出法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将铁路运输业碳排放对其他行业部门和总碳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结果表明,铁路运输业碳排放中以最终产品的碳排放为主;铁路运输业碳排放对其他部门推动作用小,对总碳排放拉动作用低于其他部门;同时验证了控制铁路运输业减排是发展低碳交通的关键.
  • 陈雷;林柏梁;王龙;温旭红;李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70.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基于碳减排政策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选择问题.通过引入碳税机制,构建了数学规划模型.模型中以货物运输成本、转运成本以及在运输和转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货运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限制、运到时间约束、相邻节点间只能选择一种货运方式以及节点内只能选择一种转运方案等为约束条件.最后,以鄂尔多斯到上海的多式联运为背景设计了算例,利用VC++ 6.0调用Lingo1 1.0实现模型的求解,并通过进一步加强碳排放总量的限制进行模型求解的对比分析,获得更加符合国家碳减排政策倡导的优化结果,验证了所建模
  • 石克辉;温雯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7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保护工业遗产多重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对“适宜性”绿色改造的理解,总结出一些改造原则,梳理了适用于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适宜性绿色改造技术与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阐述.
  • 孙春华;姜玲玲;宁智;付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82.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湍流管流中柴油机微粒热泳沉降和湍流脉动沉降研究的需要,对脉动排气时排气管内近壁流场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脉动排气时气流速度的脉动振幅和脉动频率对管内近壁处温度场和湍动能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稳态排气流动相比,脉动排气时近壁流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有很大不同,从而会对微粒的热泳沉降和湍流脉动沉降产生很大的影响.
  • 材料科学
  • 梁小燕;云宋建;宋卫宾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90.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氧树脂、胺类固化剂DDM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得到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将其作为基体,加入导电炭黑,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型的形状记忆环氧树脂.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炭黑含量对导电型的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拉伸性能、黏弹性能、导电性能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导电型的SMP具有较好的形状回复性能.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应力松弛实验,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炭黑含量不同的4种样品的弹性模量均降低;随着炭黑含量的增加,各种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呈递减状态,同时SMP复合材料的黏弹性减弱,材料表现为一定的绝缘性;当炭
  • 魏永生;郭玉宝;赵新生;王芳辉;朱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95.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优化设计,建立了多层吸波材料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多层吸波材料的最大吸收反射率与材料厚度的成单调递增关系,同时频宽却向低频方向发生偏移;反射损失(RL)<10dB的频宽随着厚度增加而减小;双层吸波材料的吸波频率范围比单层吸波材料的宽,三层吸波材料的吸波频宽进一步增大,且在C波段和Ku波段有最大反射损失吸收峰.各单层吸波材料具有不同的电损耗和磁损耗性能,经过优化设计复合后,多层吸波材料中各层吸波材料的优异性能的合理叠加使吸波频宽增大.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的吻合度很好.
  • 王旭辉;戴薇薇;杨卯生;崔建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01.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轴承接触疲劳试验机,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轴承材料接触疲劳失效诊断的软件系统,利用轴承振动信号的均方根值及温度信号来判定轴承材料的疲劳磨损程度,并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倒频谱分析来判定轴承材料的疲劳磨损区域,结果表明:振动信号均方根值结合倒频谱分析能够实现对轴承材料的接触疲劳失效诊断.
  • 冯东;莫培佳;汪一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06.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构件拼接和连接是抗震性能化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主导思想是连接的承载力应大于构件的承载力.根据理论和实际工程经验,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钢结构抗侧力构件连接计算公式与一般设计中采用的构件与节点等强设计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如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改用节点的承载力设计值大于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表达,则显得较直观和安全.
  • 袁小龙;蔡翔;宋莉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09.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系统芯片SOC设计技术的普遍应用,对应的可靠性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提出一种应用在SOC设计上的内存检查点技术,通过硬件逻辑将内存中的数据备份到非易失存储介质中,系统恢复时将数据从存储介质取出,重新拷贝到内存,避免内存中的数据丢失;同时给出外部存储器到RAM的程序代码拷贝设计,显著提高了内存检查点保存的速度.在断电等突发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保护内存中的数据,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占用资源较少,可以广泛应用于实时系统的容错机制中.
  • 应用数学
  • 刘晓鹏;刘坤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14.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类积分函数的性质,这类积分函数产生于几何布朗运动型脉冲随机控制问题或其推广,它与脉冲随机控制模型的值函数有相当的联系,在脉冲随机控制模型最佳控制存在性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邵吉光;王秋媛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9(3): 122. https://doi.org/10.11860/j.issn.1673-0291.2015.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定义了k维几何分布和k参数几何分布并获得它们的分布律、期望、方差和众数等.研究了基于成功游程的k阶几何分布的分布律和众数.导出k阶Poisson分布和k维Poisson分布,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分布律和众数等概率统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