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4-15
  

  • 全选
    |
  • 刘明;袁保宗
    . 2007, 31(2):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遗传模糊系统引入分类器融合,并且提出了一种快速的遗传模糊系统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对传统的产生初始群体的方法和交叉操作进行了改进.本文方法在从ELENA数据集和UCI数据集中选择的3个大样本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与当前有代表性的分类器融合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缩短训练时间以后仍然能够得到模糊规则数少,分类精度高的分类器融合系统.
  • 赵佳;韩臻
    . 2007, 31(2):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公共密钥密码体系中,椭圆曲线加密算法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方法,影响椭圆曲线算法执行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标量乘法就是一个重要因素.文中分析了几种现有的椭圆曲线标量乘法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计算椭圆曲线标量乘法的算法,即自适应的滑动窗口标量乘算法.文中给出了改进算法中几个重要函数的实现方法,分析了改进算法的执行效率,并给出实验结果.
  • 范俊;肖扬;李门浩
    . 2007, 31(2):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低密度校验(LDPC)码的规则校验矩阵设计算法.首先设计3个不同的子矩阵,每个子矩阵通过对单位矩阵进行不同的移位运算后组合生成,然后将这3个子矩阵组合生成所需要的低密度校验矩阵,最后利用文中提到的短环检验算法搜索出使得生成的校验矩阵四环数、六环数均为零的移位算子.用该校验矩阵所对应的生成矩阵对随机信息进行编码,AWGN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具有逼近MacKay随机码的误码率性能.
  • 费双波;赵瑞珍
    . 2007, 31(2):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D.L.Donoho提出的小波阈值去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阈值函数,其功能与硬阈值函数相当,但是它具有二阶连续可导性.相对于软阈值函数,此函数"硬"特性可以很好保留图像边缘等局部特征;而其可导性为实现图像的自适应去噪提供了可能.本文应用此阈值函数,基于SURE无偏估计,给出了一种小波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并用Lenna和Barbara图做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在最小均方误差(LMSE)意义上的优越性.
  • 魏斌;吴重庆;沈平;傅松年
    . 2007, 31(2):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速网络中,任何可能发生的故障都将引起不可估量的损失和网络整体性能的极度恶化.因此,作为城域网的弹性分组环网,其生存性问题也是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一种新的故障场景并提出一种改进源路由保护机制来实现环网保护,同时对RPR网络拓扑结构建立了数学模型来分析3种保护机制.最后,通过对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等参数的分析,在理论上和仿真试验上对3种保护机制进行了各种性能的比较和评估,分析了具有最大生存性潜力的第3种保护机制--可控源路由保护机制.
  • 薛小平;李欣;张思东
    . 2007, 31(2): 2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针对Ad Hoc网络中视频业务的QoS路由机制(QRPFVS).QRPFVS的贡献在于:在保证业务QoS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路由预测生存时间最长的路由,以减少路由重建的次数;通过在断路之前找到新的路由来减少数据分组的丢失率,保证视频业务的实时流畅;引入服务优先级的方法提高了视频业务的完成率.采用OPNET对QRPFVS、QS-AODV和CMMBCR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QRPFVS在业务完成率、分组丢失率等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改善.
  • 田野;谈振辉;温伟刚
    . 2007, 31(2): 29-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FDM联合时间频率时域快速同步算法,通过引入加权系数,本算法使用一个OFDM符号长度的训练符号,就可以在时域很好的完成AWGN信道下OFDM通信系统的同步.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定时同步精度和较快的同步速度.同时,对通过引入加权系数后可以灵活设计训练符号结构的算法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出结论,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加权系数的使用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不会影响频偏估计性能.
  • 荀径;宁滨;郜春海
    . 2007, 31(2):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列车追踪运行仿真系统将不同闭塞制式下的追踪列车间隔算法应用到CBTC仿真系统中,并在该系统平台上,分别模拟了不同闭塞制式(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下列车追踪运行.对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进行了验算,得出了3种闭塞制式下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固定闭塞的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最大,准移动闭塞次之,移动闭塞最小.
  • 杨光;唐祯敏
    . 2007, 31(2):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确定高速磁浮列车运行的安全速度范围,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分析了德国高速磁浮列车的双限速度防护的特点,给出了安全速度防护曲线的求解思路及算法;并讨论了最不利的系统条件,指出要保证列车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也处于系统的安全防护范围内.本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 张卉;梁唯一;王均宏
    . 2007, 31(2):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FDTD方法结合电报方程对非均匀微带线的分布电容电感进行了提取,研究了不同介电常数衬底下微带线的分布电容电感以及相应的特性阻抗,并得到了分布电容电感、特性阻抗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弯曲结构和阶梯结构两种非均匀微带线的情况.
  • 周嗣勇;杨维
    . 2007, 31(2):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V-BLAST)检测算法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S-CDMA)的系统结构,对系统上行链路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收发天线数对系统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传统MC-DS-CDMA系统,减少发射天线数或增加接收天线数均可使基于V-BLAST算法的MC-DS-CDMA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李赵红;侯建军;宋伟
    . 2007, 31(2): 52-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抗JPEG有损压缩的半脆弱图像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混沌映射对初值的敏感性,并根据JPEG图像压缩过程中DCT系数的不变特性,将预先量化的DCT低频系数和水印密钥合成为混沌系统的初值,经过多次混沌迭代生成水印信号.根据水印信号调整块对间DCT系数的大小,完成水印的嵌入调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JPEG有损压缩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同时可对图像内容的恶意篡改进行精确的检测与定位.
  • 张超;程荫杭
    . 2007, 31(2): 57-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轮胎的实时状态受到行驶环境及车辆自身结构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可以通过表面纹理的磨损情况得以表征.本文从图像分析着手研究轮胎磨损.考虑到采用单一图像处理方法,会因自身的适用范围而有所局限,甚至有时得不到相应的结果,提出了改进阈值法来提取轮胎磨损纹理特征.该方法包括阈值分割和区域标注两个部分.通过给定初始阈值的迭代优化以及种子填充,图像被分割成具有独立轮廓和结构参数的多单元块.再根据相应的磨损机制进一步分析出磨损原因.实例表明,与Ostu,watershed和主动轮廓线法相比,该方法对不确定的位置有一定的冗余度
  • 惠怀志;蔡伯根
    . 2007, 31(2): 6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为应用背景,推导了"当前统计"模型下卡尔曼滤波方程的关键矩阵,阐述了卡尔曼滤波器的主要参数对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组合导航系统的松耦合设计框图;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息融合算法,通过对算法改进前后东向误差和北向误差的分析,说明算法改进后的定位精度比改进前高约30;.
  • 宋晓伟;唐涛
    . 2007, 31(2):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地铁列车运行控制仿真系统中的三维视景子系统,探讨了基于Creator/Vega软件实现的三维视景仿真在地铁列车运行控制仿真系统中的应用,从三维视景应用的可行性、场景模型的建立、视景仿真软件设计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该视景仿真系统以PC机为硬件平台,已应用于北京地铁环线基于CBTC的实验线路的研究与开发,取得很好的效果.
  • 周大鹏;唐涛
    . 2007, 31(2):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载人机界面仿真器模型,论述了基于Rational统一过程对该模型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的过程,并应用统一建模语言和Rational可视化建模工具对模型的各种静态和动态视图进行了设计,最后利用Visual C++编程语言对所模拟的车载人机界面进行了实现,证明了该模型是适用于基于通信的列控系统的.
  • 项中华;李琦;卿斯汉;穆海冰
    . 2007, 31(2): 76-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TLS协议的用户空间VPN方案,克服了IPSEC方案的复杂性,增加了VPN的可用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在局域网和公网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VPN方案能满足拨号网络环境的低带宽要求,且加密方案的使用并未明显增加通信代价.
  • 褚海英;范瑜
    . 2007, 31(2):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论述了将飞轮电池作为地铁机车的辅助动力的优越性和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永磁和电磁混合控制的磁悬浮轴承设计方案,对磁悬浮轴承控制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和建模仿真,设计了PID控制器,并对磁悬浮控制方案进行了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磁悬浮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 施洪生;滕健;胡元中
    . 2007, 31(2):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线研究摩擦副中表面膜的变化,提出采用摩擦副间的动态接触电阻定性地表征表面膜状态的测试技术.测量电路包括四臂电桥测电阻,信号放大、光耦隔离等模块.针对往复运动的特点,提出了可揭示表面膜状态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在自制的缸套/活塞环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润滑条件下表面膜形成和损伤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接触电阻法可在线观测表面膜的形成、损伤及恢复等表面膜变化比较显著的过程.
  • 马志文;郑琼林;林飞
    . 2007, 31(2):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过调制原理的基础上,对经典的双模式过调制算法进行了适当的简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全调制范围的SVPWM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实用,只用一种算法就实现了线性调制区、过调制区直至方波工况的平滑过渡.
  • 吴命利
    . 2007, 31(2): 9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磁势平衡方程、绕组接线方程、输出端口方程和电压传递方程出发,分析了星形三角形接线牵引变压器的运行特性.通过推得的数学表达式阐明了变压器绕组短路阻抗和中性点运行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星形三角形接线牵引变压器的二次侧端口电压输出方程、两相等值电路和相坐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以便同三相电力系统和牵引网接口进行分析.
  • 李哲峰;刘志刚;陈丹;李志浩
    . 2007, 31(2): 9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的感应电机直接磁场定向控制在低速和高速时估计的转子磁链精度不高.在这基础上研究电压电流混合模型的闭环转子磁链观测器,使其在低速时采用电流模型,在高速时采用电压模型,两者能平滑过渡.根据磁链观测器结构,采用开环转速估计器,并做相应的抗噪声处理,使它结构简单,能满足动态和稳态要求.根据控制原理,采用高性能DSP实现,试验结果验证了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稳态性能.
  • 徐志强;刘明光;李娜;郝卫华
    . 2007, 31(2):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专用电力线的单相接地故障,会带来各种安全隐患,该故障的准确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首先应用小波分析良好的局域化特性,对零序电流、电压进行分解,提取相应谐波频带信息,然后,利用该频带下的小波分解数据求解融合极性值,最后,联合稳态相位信息构造出综合故障选线判据.大量的仿真分析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对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进行识别是可靠的.
  • 王秋蓉;葛宝明
    . 2007, 31(2):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径向磁悬浮力产生机理,在考虑磁场饱和的前提下,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电磁场进行计算,分析了电机的转矩与径向力特性.研究了电机主、副绕组电流对电机磁极磁场的影响,及电流与转矩、径向力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了实现电机稳定运行的电流取值范围,为电机有效控制奠定了基础.
  • 雷军;刘志刚;张钢;沈茂盛
    . 2007, 31(2): 11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种基于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的全桥软开关变换器,配合以一定的焊机外特性控制电路,成功将其应用于ARC-160型弧焊逆变电源,工作频率150 kHz,达到国内外同类型产品的领先水平.全桥变换器采用移相谐振的控制方式,通过增加一个辅助谐振网络,可以在较宽负载范围内实现主功率器件的零电压开关.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弧焊逆变电源工作波形良好,开关损耗小,满载时效率达到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