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2-02-15
  

  • 全选
    |
  • 胡明星;申军青;袁保宗
    . 2002, 26(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简化摄像机自定标模型下的三维重建方法,在假定摄像机主点位置已知的条件下,采用射影几何中的Kruppa方程计算内部参数的初始值,并利用未定标图像之间的对极几何关系得出一个关于内部参数的非线性最优化方程,进而求出运动参数,从而实现未定标系统下的三维重建.实验证明本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运算量,并可以得出较为鲁棒的参数估计,提高了三维重建的精度.
  • 刘彤;裘正定
    . 2002, 26(1): 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量化的半易损水印方案,能够在不参考原图的情况下对数字图像同时进行版权保护和内容真实性认证.本文算法一方面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在水印图像遭受攻击以后仍然检测到图像的版权,另一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既允许对水印图像进行一般性处理,又能检测并反映出水印图像被篡改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同时保护数字图像的版权和内容真实性方面是可行的.
  • 李冠华;赵耀;袁保宗
    . 2002, 26(1):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和图像质量为着眼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迭代函数系统(LIFS)的数字水印技术.利用原始图像与恢复图像的分形参数不变性,将水印信息嵌入到灰度补偿因子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像质量,并对某些图像处理操作和有损压缩仍是鲁棒的.
  • 王岩松;阮秋琦
    . 2002, 26(1):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精度的畸变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影像匹配的高精度畸变图像矫正算法.算法首先利用特征提取与边缘检测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且将特征匹配与最小二乘算法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图像与模板之间精确的子像素定位与匹配.实验表明,该算法较好的解决了目前高精度畸变图像矫正算法中普遍存在的定位和匹配精度较差的缺陷,图像矫正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的畸变图像矫正算法.
  • 王锋;阮秋琦;徐金强
    . 2002, 26(1): 19-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精度印刷图像的质量检测中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灰度阈值和分层检测的高精度印刷品质量检测的实时的图像缺陷识别算法.算法考虑到人的视觉感官特性,首先将所用的灰度阈值对采集到的印刷品图像进行缺陷的初步识别和标定,然后再按照高精度图像检测要求采用分层检测的方法进行搜索,解决了以往图像检测缺陷识别中的检测效果和速度不理想的问题.经过在高精度印刷图像的质量自动化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算法的速度和效果得到验证.
  • 吴坤;罗四维
    . 2002, 26(1): 23-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个具体的CT软件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并论述了作者设计和实现的其中一个子系统:影像显示子系统_DISPLAY系统,描述了这个子系统的软件结构、进程功能和通信机制,最后总结了影像显示子系统的不足和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 史新宏;蔡伯根;穆建成
    . 2002, 26(1): 2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信息和控制技术应用于交通系统中,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在简述智能交通系统的引入和定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发展方向.
  • 赵君辉;徐琨
    . 2002, 26(1):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一种三层结构的网页监控与恢复系统,对其功能、原理及软件编程实现方法做了详细阐述.系统采用三重代理专线结构,提供多种数字特征提取算法,对信息网站的有效文件从内容、读写权限、目录文件突增等多个角度全部同时监控报警,并能实时安全发布网页文件,为网站安全管理提供了很重要和直接的手段.
  • 马利然;卢燕飞
    . 2002, 26(1):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代信息社会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Pv4下其可用的IP地址越来越少.NAT(网络地址翻译)协议的实现除了能解决IP地址耗尽的问题外,还可以完成隔离外界,保护公司和个人的隐私和安全,负载平衡,备份系统等功能.而且人们对网络的服务和安全要求是IPv4无法满足的,IPv6的引入势在必行.NAT协议的后继版本还可以在从IPv4 到IPv6的演进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贺峻峰;卢燕飞;冯玉珉
    . 2002, 26(1):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CHINANET骨干网第三期扩容工程网管项目建设,对IP数据网网管系统中很重要的实时路由监测功能的实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原理,提出解决思路,进行了方案比较并给出了具体的程序设计流程,在实际网络环境下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李平;李哲英;尤塞夫
    . 2002, 26(1):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可以提供基础的编程能力,用户根据应用场所的需要,对各数字及模拟信号的输入输出节点进行逻辑组合和时序控制.系统主要由滤波隔离模块、控制模块、编程模块组成.MC68HC05C9单片机通过EPLD EPM7128S控制各器件和信号,根据用户程序控制各个节点.它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组态方法,适用于智能住宅等多领域小型控制场所.
  • 杨勇;翟洪祥;黄振莺
    . 2002, 26(1):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自行研制的盘块式高速摩擦试验机,在滑动速度为30 m/s、法向载荷范围为0.1~0.8 MPa的条件下,试验观察了法向载荷对碳化硅颗粒增强6061铝复合材料与碳基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存在显著的压力依赖行为和摩擦过程初期的时间过渡行为.在相对稳定阶段,摩擦系数的统计平均值随法向载荷增大经历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减小,标准偏差与法向载荷的关系也显示出类似的变化趋势.所有连续摩擦过程的初期,摩擦系数都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渡变化,而过渡期的时间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单调下降.
  • 查卫翔;谭南林
    . 2002, 26(1): 5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在MIS中实现基于Web的工业远程控制,系统采用了Browser/Server瘦客户模式;在客户端通过浏览器下载包含ActiveX控件的Web页面,通过调用ActiveX控件的方法和属性来实现对数据端口的访问,并结合Winsock与ADO实现客户端数据的传输、讨论了采用ActiveX控件的网络安全问题.
  • 过杨;宋永增;甄子健
    . 2002, 26(1):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利用Pro/Toolkit开发模块和Visual C+ +建立基于此的三维内燃机车标准件库的具体过程,对创建基于Pro/Engineer的实用CAD软件系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 吴晶;刘志明
    . 2002, 26(1): 6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实测动应力识别CW-1型转向架吊杆在运用工况下的载荷,进而得到了吊杆危险截面的动应力,并分析了导致吊杆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利用本文提出的疲劳损伤模型对吊杆进行了疲劳强度评估;根据实际运用工况下的载荷,提出了吊杆抗疲劳改进方案.
  • 张琳楠;石志飞
    . 2002, 26(1): 7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同时考虑材料弹性参数、压电参数和密度的梯度特性,采用逆解法求解了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力-电耦合平面应变问题.首先给出了应力函数和电位移函数的多项式表达式,进而求得了简支梯度压电梁的解析解,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 熊竺;刘彦青
    . 2002, 26(1):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细观力学模型研究在剪力作用下复合材料的性质.以单纤维复合材料为基础,利用平面应变模型和有限元法计算了3根束和4根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对不同的细观结构的复合材料非线性性能进行了数值比较.
  • 王丽;阎贵平;方有亮
    . 2002, 26(1):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隔震桥梁的设计特点,分别利用非线性水平和转动弹簧单元来模拟减、隔震支座和桥墩延性塑性铰的非线性性能,计及隔震器、减震器的作用对桥梁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研究.采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ANSYS,结合算例分析了桥梁采用减、隔震支座和利用桥墩延性抗震的减震效果.
  • 雷家艳;季文玉;卢文良
    . 2002, 26(1): 85-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验数据,总结了铁路32 m双线单箱单室混凝土箱梁横截面上水化热温度和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差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机理,对此类箱梁早期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张立伟;梁晖;郝荣泰
    . 2002, 26(1): 8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8K电力机车功率因数补偿系统的工作现状,分析了原有系统中主电路参数选取的不足,提出并综合比较了几种改造方案,选出了一种较适合8K电力机车使用的主电路参数改造方案,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结论.
  • 张晶;周磊山;乐逸祥
    . 2002, 26(1): 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的车站平面图CAD系统不但能够实现铁路车站线路设备的精确定位,而且结合车站的特征,通过定义特殊的数据结构,在生成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实现了车站作业的自动安排和动态显示,从而更有效地起到辅助设计的作用.
  • 王万平;谢海红
    . 2002, 26(1): 9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入分析既有的技术站能力计算体系及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非均衡运输条件下的技术站能力计算公式体系.该公式体系根据非均衡运输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3 h阶段不均衡系数",用它的适当变形来代替了原有公式体系中的空费系数.这不仅符合现实,而且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非均衡运输对技术站作业组织和能力的影响程度.
  • 张广;李文博
    . 2002, 26(1): 103-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简并四波混频,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明亮的纠缠光子源的方案,从理论上证明了相位共轭光和透射的信号光是处于量子纠缠的.
  • 王瞳;王冬梅;王岩
    . 2002, 26(1):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要求.消费型增值税能克服生产型增值税的缺点,是增值税转型的最终目标.收入型增值税不应是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过渡阶段.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应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扩大征税范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