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1-04-15
  

  • 全选
    |
  • 肖扬;宋明艳;吴江;庞在河;梁满贵
    . 2001, 25(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复李雅普诺夫方程和矩阵的无穷范数,提出了二维Hurwitz 多项式新的充分条件 .在此条件下,导出二维多项式Hurwitz 稳定性的频域检验的有限算法,这一算法可以避免现有二维频域稳定性检验和代数稳定性检验算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文中给出例子,用来说明此算法的应用.
  • 胡明星;袁保宗
    . 2001, 25(2):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未定标系统中,基础矩阵给出了图像间对极几何关系的代数描述,解决了许多视觉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性基础矩阵估计方法,它引入了能够较好表达代数余数标准方差的Sampson加权算子,并且用迭代法来满足图像点噪声为非高斯白噪声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噪声干扰的条件,仍能较为准确地估计基础矩阵,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较快的运算速度.
  • 王延江;袁保宗
    . 2001, 25(2): 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的理论及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单笔划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手势轨迹的关键点及各关键点的运移方向,形成特征码,然后与标准手势符号的各种可能的特征码进行匹配.其中方向特征用于预分类,而关键点位置信息用于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识别率高.
  • 刘汝杰;李华胜;袁保宗
    . 2001, 25(2): 14-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类似于聚类分析的融合方法,它通过分析样本在特征空间的分布,来估计分类器分类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各个样本的具体情况自适应地为各分类器赋予权值,从数据融合的层次上来说,这是一种介于特征级和决策级的融合方法.
  • 李华胜;杨桦;袁保宗
    . 2001, 25(2): 18-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人脸识别系统中正面人脸的特征提取.通过区域增长从人脸图像中分割出人脸,再利用边缘检测、Hough变换、模板匹配和方差投影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取出人脸面部器官眼睛、鼻子和嘴巴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光照鲁棒性.
  • 舒志龙;阮秋琦
    . 2001, 25(2): 2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将盒滤波技术成功的应用于基于灰度立体匹配中的相似性测度的计算和数学形态学中矩形结构元素的处理中,算法的复杂性被大幅度的降低. 另外,还对盒滤波技术进行了实际应用的改进,进一步减少了整个运算的时间.
  • 周华春;刘峰;李红辉
    . 2001, 25(2):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建设铁路电信管理网(TMN)的关键技术,即Q3接口的含义,研制Q3接口的方法.针对Q3接口的不足和发展,建议采用CORBA和TMN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实现铁路电信网综合网管系统.
  • 王方石;须德
    . 2001, 25(2):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刘彦佩教授论述的纵横嵌入术已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平面设计提供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本文以此为依据建立的算法能自动生成任意点数的四正则图例,并对其进行双极定向和双极标数,进而画出其纵横嵌入图.在对四正则图进行双极定向时,根据吸收规则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在计算机上易于实现的算法,该算法已成功地绘制了含有几个点及至近千个点的四正则图的纵横嵌入图.
  • 姜志红;须德
    . 2001, 25(2):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基于Web的信息系统的特点,结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企业管理特点的用户权限设置策略,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 吴坤;罗四维
    . 2001, 25(2):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新的"3+1维"软件工程法.首先介绍了该方法的开发阶段,然后结合一个交互式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项目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开发过程.该方法的特点是用户和开发人员紧密合作,通过循环往复地认清和体现用户需求的方式来指导软件开发.
  • 刘坤会
    . 2001, 25(2):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证明了一类变分方程解的存在性,指出这类变分方程在一类非对称的脉冲型随机控制的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 李思泽
    . 2001, 25(2): 4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刻划了包含有向循环的Auslander-Reiten分支,给出了这种分支上的某些模所具有的特性,并且有这样性质的模的分支上也必包含有向循环.
  • 四兵锋;高自友
    . 2001, 25(2):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应用Logit分离模型得出城市间不同交通方式(包括铁路和公路)的客流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铁路客流量在不同旅客列车之间的均衡分配模型.然后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分析了票价因素对于不同旅客列车客流量变化的影响关系.最后用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灵敏度分析方法在多模式运输条件下的应用,即如何得出不同交通方式竞争条件下,铁路客运中不同旅客列车的旅客票价与其客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马强;胡思继
    . 2001, 25(2): 54-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列车束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相关规律的研究,推导出用于计算密集发车条件下列车束缓冲时间和高峰时段不至于恶化列车运行质量条件下可以放行的列车数的理论公式,并根据该公式所反映的函数关系式给出了借助计算机解决这一问题的实际算例.
  • 钱大琳;孙艳丰
    . 2001, 25(2):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现有的公交网络设计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离散非平衡公交网络优化模型.考虑到公交网络优化的复杂性,该模型分成两个子模型:一个子模型确定公交线路的起讫点和备选线路的出车频率,另一个子模型确定公交线网优化方案.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
  • 申月;苏顺虎;胡思继
    . 2001, 25(2):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指出了影响铁路货物运输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我国进行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的改革,建立城际间快捷货物运输体系的建议,切实提高货物送达速度,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竞争力,为铁路带来经济效益.
  • 杨昊;钟雁;钱大琳
    . 2001, 25(2):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较为精确的城市交通流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模型是建立诱导系统的关键.本文所建的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交通延误变化的灵敏性,将汽车在路段上的运行时间分为两部分,分别预测.经过实测数据检验,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效果.
  • 滕靖;赵瑜;王苏男
    . 2001, 25(2):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铁路货运营销信息系统的一种信息可视化解决方案,即应用GIS技术构建铁路货运营销环境信息的可视化平台,并且以C/S结构组建系统以实现铁路货运营销系统的诸多功能.最后详述了该系统解决方案,并说明其在铁路货运营销工作中的推广优势.
  • 刘志刚;汪至中
    . 2001, 25(2):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技术的角度论证了用于钢轨及辙叉线上焊补用高频逆变焊机的性能,经铁道部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测试,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对辙叉焊补后的金相实验证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有关焊补工艺,大量现场实验说明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
  • 侯建军;邵文龙;柳立鹏
    . 2001, 25(2):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片DSP实现32路时隙MFC/DTMF的收发系统,系统以插卡的形式与主控板相连,可应用于中小型CTI交换机中,测试结果符合《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同类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体积小、处理密度高、性能价格比高、接口方便的优点.
  • 李宏年;宋景振
    . 2001, 25(2):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跨数的跨度为32 m的重力式桥墩铁路PC简支梁桥分别进行了承受列车制动力的动力和静力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制动力具有动力荷载特性,但就桥梁下部结构承受的最大制动力而言,两种计算结果相差甚微,冲击系数在0.98~1.02之间,为采用简单的静力方法计算该桥式的墩台最大制动力提供了依据.
  • 杨硕
    . 2001, 25(2):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H.323系统中的补充业务H.450系列协议,同时将其与传统的交换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 乔颖丽;钟雁
    . 2001, 25(2): 89-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作者的制作经验,从交互式的实现方法角度论述了网络课件中的几种交互式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探讨了人机交互、教学交互、实时交互、非实时交互功能的设计思路,同时探讨了网上交互式方法.
  • 张于心;申金生;黄爱玲;鲍振荣;薛立民
    . 2001, 25(2): 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的汽车工业的现状以及环境、能源的状况出发,对我国清洁汽车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 尹传忠;钟雁
    . 2001, 25(2): 9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铁路行包运输生产中的营销、运价体制、运能调节、行包运输管理、行包事故理赔、运输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促销策略.
  • 郭雪萌
    . 2001, 25(2): 10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运输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网运分离,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铁道部作为政府投资主体的代表者,应如何考核各铁路企业的投资回报.而铁道部对各铁路企业投资回报的考核,首先应遵循区别对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将各企业按地理位置、新旧程度、业务量大小等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如:沿海局、内陆局、尽头局、通过局等,以此为出发点,选用回归分析法,分别以上海局、广州局、济南局、北京局、哈尔滨局、兰州局为例,对不同类型企业投资额与利润之间关系做了实例分析,从而为铁道部对各铁路运输企业投资回报考核方法的选用提供参
  • 王岚;易中;姜忆南
    . 2001, 25(2):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对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方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第一选择;而社区助老服务将是"居家养老"实现的有力保障,同时,政府规划等职能部门也应调整建筑规划设计规范中老年服务设施的设置内容,为建筑师设计居住小区提供必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