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ISSN 1673-0291 CN 11-5258/U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元宇宙平台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1999年, 第2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9-10-15
全选
|
Select
北京市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开发
张国伍
. 1999, 23(5):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公交车辆运行中处于无序、失控与低效的状态与首都公交可担负城市旅客出行的主导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就是要把通信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与运营组织科学地结合起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实现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本文在阐述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系统的综合集成模式,并对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Select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宋瑞;何世伟
. 1999, 23(5): 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交通系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要,讨论了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属性,分析了智能运输系统在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推动作用.
Select
模糊控制理论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应用
张秀媛;达庆东
. 1999, 23(5):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中人一机结合的智能化管理开发中应用模糊控制理论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公共交通中长期传统的人为调度模式,如长趟、区间、甩车等形式进行模糊语言描述,从而可以对车流动态信息采用模糊控制规则与运算规则进行描述,得出相应的确定调度模式,为实现人为、经验调度向人-机结合的调度模式过渡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Select
综合交通枢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初探
罗涛;瞿永忠
. 1999, 23(5):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作为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TS)技术进行现代化系统管理是毋庸置疑的.综合交通枢纽ITS发展的战略应为实现其基本目标而制定.本文阐述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属性,并结合ITS的发展,初步论述了在建立综合交通枢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功能和战略步骤等几个问题.
Select
中国特大城市混合交通流研究
钱大琳
. 1999, 23(5):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中国特大城市交通流的演变过程,深入探讨了我国特大城市混合交通流的形成机理,并针对我国特有的混合交通流现象,提出了特大城市内部客运交通发展建议.
Select
北京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网络设计及性能分析
刘云;梁文静;宋钦
. 1999, 23(5):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北京公交智能调度系统需求和对当前几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北京公交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方案.同时,对所设计的网络进行了RAMS性能分析通过分析,可以证明该网络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Select
基于GATS算法的城市交通网优化问题研究
孙艳丰
. 1999, 23(5):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遗传算法和Tabu Search算法是求解大规模任意目标函数优化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二者各有优势,又都存在不足,本文根据香港城市交通网优化问题的特点及遗传算法和Tabu Search算法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一种将二者混合使用的求解网络优化问题的算法.这是第一次将遗传算法和Tabu Search算法应用于实际的网络设计问题.最后用香港2006年规划数据进行实例研究.
Select
城市道路交通流的计算机模拟与智能控制
贾顺平;王丽星
. 1999, 23(5): 3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城市道路交通流计算机模拟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目标和功能,进行了系统结构的划分,并分析了各功能模块所包括的内容.
Select
我国地铁信号技术发展研究
赵明;张建明
. 1999, 23(5):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回顾国内外地铁信号技术发展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地铁信号系统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实施方法.
Select
地铁列车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王逢朝;夏禾;张鸿儒
. 1999, 23(5):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车辆-结构-土层-建筑物的二维共同作用模型分析了地铁列车振动在地面的传播特性,并计算了地面上不同位置、不同层数的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及隧道深度不同时地铁列车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Select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方案比选的简便方法
白李妍;张弥
. 1999, 23(5): 49-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各种改进及新建方案的比选,提出了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从多项方案中初步筛选出那些最能符合城市实际需要的方案,以便对其做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从而避免人们在不合适的系统方案上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Select
隧道及地下工程案例设计系统的相似度及改写的研究
魏莉萍
. 1999, 23(5):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基于神经元网络进行相似性度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案例设计中的提取、改写操作.另外,将案例设计与专家经验有机地结合,使设计过程更加切合工程实际.
Select
列车运行引起的桥下地面振动衰减特性
杨光辉;张鸿儒;夏禾
. 1999, 23(5):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求列车运行所引起的桥下地面振动衰减规律,通过一系列现场测试,测得多组在不同车速下的地面加速度记录,对所得加速度记录进行计算处理,得到了各测点的最大加速度值.然后针对各测点的加速度比,运用复合回归方法,得到了列车运行时所引起的桥下地面加速度衰减经验公式.
Select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
步兵;闫剑平;赵明
. 1999, 23(5): 6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高速铁路发展,各国都在积极研制新一代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信号系统TBS,在分析TBS的背景、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TBS应主要解决的问题,介绍TBS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探讨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Select
高速铁路轨道电路数字仿真系统的研究
赵会兵
. 1999, 23(5):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应用于高速铁路的轨道电路系统方案和技术发展状况研究,提出基于边界条件分析法的轨道电路数字仿真方法以及将VXI总线技术应用于轨道电路参数自动测试的方法,研究并描述了轨道电路数字仿真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Select
高速铁路列车定位技术的研究
闫剑平;步兵
. 1999, 23(5):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高速铁路列车定位技术的一般概念,阐述了高速铁路中常用的列车定位技术最终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列车定位模型,综合利用基于卫星的列车定位技术和基于查询/应答器的定位技术,大量减少了地面的查询/应答器.并对这些定位技术进行了比较.
Select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的软件设计
郜春海;唐涛;张建明
. 1999, 23(5):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功能软件的设计要求,描述了车载设备软件功能的软件组成和设计思路,其中包括输入处理程序、输出处理程序和速度控制处理程序.
Select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安全性设计
唐涛;郜春海;张方;刘波
. 1999, 23(5):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安全性、可靠性关系基础上,讨论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的安全性设计及电磁兼容性设计.
Select
测试理论在列控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赵明;张勇
. 1999, 23(5):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测试理论中涉及的测试目的、测试原理、测试设计和测试分析等内容,并提出了在列车运行速度控制系统测试中的应用方法
Select
高速试验列车动车光纤总线网的研究
陶滢;吴重庆;王拥军;李莉;忻向军
. 1999, 23(5): 9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告了一种用于高速试验列车动车内连接主控节点与各受控设备的光纤总线网.该总线网作为高速列车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光纤作为媒质,结构简单,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对其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及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电磁兼容性试验结果.
Select
京沪高速铁路营运管理模式的研究
孙全欣;韩宝明;王苏男
. 1999, 23(5): 9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是全国上下共同关心的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本着管好用好京沪高速铁路的宗旨,详细讨论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几种可能的营运管理模式.在对比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方案的适用范围,并讨论了京沪高速铁路在营运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Select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的研究
刘伊生;李清立;卜长堃;孙全欣
. 1999, 23(5): 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回顾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管理模式.它不仅是优质、高效、快速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京沪高速铁路建成之后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基础.
Select
快速货物运输运量预测与分析
孙全欣;刘作义;朱晓宁;王晋;万萍
. 1999, 23(5): 105-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是铁路走向市场、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货运结构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我国未来快速货物运输的货运量及地区间的快运货物交流量的生成、增长、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对逐步建立和发展铁路快速货物运输体系起到关键作用.
Select
铁路沿线山岬对电波传播特性影响分析
滕旭;张林昌;蒋忠涌
. 1999, 23(5): 11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波导分析理论及介质表面阻抗的概念,分析了电波在非理想表面的山岬中的传播特性.同时,对频率为900MHz的电波在非理想表面的矩形山岬内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媒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对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较其它环境参数对电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要明显得多.非理想表面介质增加了电波传播能量的损耗,缩短了纵向传播距离.在传播的横截面上,水平方向的电场衰减呈现波动分布.
Select
白光散斑法自动测量微小位移的理论分析
陈鹏;林铁生;张世良
. 1999, 23(5):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白光散班法自动测量物体微小位移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两次傅氏变换导出了包含位移信息的信号峰值的完全表达式,阐述了自动化测量的物理过程.
Select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朱茵;孟志勇;阚叔愚
. 1999, 23(5): 119-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新建铁路技术方案比选中权重的确定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经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的可行性,并举一示例证明其有效性.
Select
铁路运用BOT方式进行投融资初探
张勇;郭勋;刘士奇
. 1999, 23(5):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铁路运用BOT方式进行投融资的利弊分析,提出铁路实际BOT运作策略建议,旨在为加快我国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双月刊,1975年创刊
主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
北京交通大学
主编:
余祖俊
编辑出版: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3-0291
国内统一刊号:
CN 11-5258/U
国际科技期刊代码:
CODEN BJDXAO
收录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高速铁路英文刊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