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9-06-15
  

  • 全选
    |
  • 荣朝和;高宏伟
    . 1999, 23(3):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当前西方经济学界有关规模经济计量方法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与运输活动有关的规模经济可以划分成多种不同的类型,包括运输企业规模经济、线路通过密度规模经济、运输工具载运能力规模经济和运输距离经济等,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选用相应的分析工具.论文对规模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中多指标特别是相对数量指标引入的必要性和筛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归纳总结了运输业规模经济的一般计量方法,并指出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丁慧平;申金升;姜秀山
    . 1999, 23(3): 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城市交通社会成本对清洁型交通工具电动车市场化的影响,给出了电动车市场化的经济基本条件;从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利用能源和加强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和探讨了通过城市交通社会成本内部化来促进电动车市场化的途径和扶持力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李学伟;邱渐根
    . 1999, 23(3):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广厦工程中的地基基础新技术,提出了其市场经济效益分析的理论方法,对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建安工程量和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之间的比例等进行数据背景分析,根据分析情况建立了预测分析的模型.这些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建筑施工技术的经济分析.
  • 张新宇;陈景艳
    . 1999, 23(3): 17-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合分析了交通运输外部成本的影响和评价结果,指出外部成本评价在对运输外部影响进行货币化估值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并对外部成本内部化效果进行了经济分析,给出了实施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策略.
  • 汝宜红;姚家奕;徐杰;黄波
    . 1999, 23(3): 22-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实行旅客列车垃圾的袋装收集和定点投放后,制定旅客列车垃圾指定投放站处理设施规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和抽样调查等方法,测定各类列车单位时间垃圾发生量;建立节点统计模型,测算全路垃圾指定投放站的垃圾投放量,分析垃圾投放量的空间特性;并在其基础上提出我国铁路旅客列车垃圾治理对策建议.
  • 任福民;汝宜红;吕伟
    . 1999, 23(3): 28-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现场调研取样和理化分析方法对旅客列车垃圾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主要污染元素和主要污染物进行测试,提出旅客列车垃圾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为科学地处理旅客列车垃圾提供了依据.
  • 兰哲;叶龙;沈梅
    . 1999, 23(3): 32-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了传统管理人才测评的不足,介绍了管理人才科学测评的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依据,重点介绍了管理人才自身素质的测评方法、管理环境的测评方法以及科学测评的实施方法.
  • 叶龙;沈梅;兰哲;崔文丽;田野
    . 1999, 23(3): 36-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VB5.0在开发数据库前端应用程序方面的优点,开发了注意力集中与转移和瞬时记忆力的测试系统.使手工测试时的弊端得以克服,有效地提高测试的效率与精度,保证测试结果的科学性与精确性.
  • 鞠颂东;邱之静;王晓慧;贾国平;聂静波
    . 1999, 23(3): 40-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电化学萃取定量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稀土和铌元素对稀土微合金重轨钢热处理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铌影响碳的扩散是铌提高轨钢淬透性的主要机理;稀土通过在晶界偏聚和影响碳的扩散而对过冷奥氏体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稀土轨钢淬透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硅锰含量的增加.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钢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和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预测方法.
  • 刘玲;刘伊生
    . 1999, 23(3): 4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水跃方程进行数学变换,应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及迭代理论提出了梯形渠道共轭水深近似计算方法.这种算法使用方便准确,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克服了查图表法精度低、试算法盲目性大且繁琐的缺点.
  • 鞠殿铭;王久梗;郭维鸿
    . 1999, 23(3):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随机振动和系统理论,以普通平车为例建立了计算车辆横向振动最大偏移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了超限车横向振动最大偏移量,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于列车提速后的超限货物运输组织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杨璐;高自友
    . 1999, 23(3): 5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变量选择问题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量选择方法,并以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孙迅;杨浩
    . 1999, 23(3): 57-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可能-满意度方法,对铁路向社会提供的"五定"班列的开行效果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并给出最终的评价结果及改进方向.
  • 张国华;胡思继;张鹏辉;张跃玲;王存智
    . 1999, 23(3):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现代统计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反映铁路运输宏观景气状况的警告指标,给出了反映铁路运输景气发展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和临界区间,以此来评价铁路运输景气运行的冷热程度和正常与否,并揭示铁路运输宏观景气状况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和铁路运输景气变化的内在规律.
  • 万绪军;胡安洲
    . 1999, 23(3): 67-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微观条件下车辆在城市交通网络中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在考虑影响车辆个体行为的各种因素之后,给出了车辆在非拥挤路段的行驶时间、在拥挤路段的排队时间和通过交叉口行驶时间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动态条件下车辆行驶路径的确定方法,为城市交通网络中微观模拟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张于心;邢俊义;高巍;张大伟
    . 1999, 23(3): 73-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铁路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在进行客观概率的估测和采用适应应答变化的指数平滑法来预测铁路受灾损失的基础上,给出风险度的确定方法,进而以划分出安全区、警戒区和危险区来实现铁路自然灾害的宏观预警.
  • 高巍;张于心;邢俊义;张大伟
    . 1999, 23(3): 77-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铁路灾害中,承灾体的易损性对铁路受灾风险有重要的影响.在论述了铁路灾害承灾体的易损性的性质、指标体系及其指标确定方法后,着重讨论了用承灾体的易损性指标来修正铁路灾害风险度估算值的方法.
  • 王秀娟;范晓光
    . 1999, 23(3):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计算了喷墨绘图仪喷头的实际灰度,并基于这个实际灰度,改进了误差扩散方法和半色调技术.采用改进的方法后,输出图像的灰度和色彩很逼真,效果良好.
  • 宋一凡;高自友
    . 1999, 23(3): 86-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描述城市高速公路网络的入口(匝道)流量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法的启发式算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算例.在双层规划模型中, 上层模型使整个网络系统最优,同时使从各个入口(匝道)进入网络的流量最大; 下层模型是一个标准的用户平衡模型,用于表示网络中用户的路径选择行为.
  • 魏道平;赵玉成;简水生
    . 1999, 23(3): 90-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一种新型的由2×2光纤耦合器进行级联实现的8× 2.5 Gb/s光时分复用信号产生装置,信号源采用增益开关量子阱DFB激光器,产生脉冲宽度为44 ps,周期为400 ps的光脉冲信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案制作的时分复用信号产生装置,可以产生便于非线性光环路镜进行时钟提取的8×2.5Gb/s时分复用信号,同时又可产生等幅的8×2.5Gb/s时分复用信号.
  • 韩臻;郭幽燕
    . 1999, 23(3): 95-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用二阶连续的三次样条进行密切插值的方法,并证明了这些二阶连续的三次样条具有分段保形性.计算机数值实验表明了用该方法构造的二阶连续样条具有高连续性的优点.
  • 成勇;须德;陈立成
    . 1999, 23(3): 98-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如何用计算机实现人工合成超声波的传播记录,实验为二维有机玻璃板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所述方法可应用于超声波探伤和地震勘探.
  • 王永和;卜长堃
    . 1999, 23(3): 102-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采用EPLD(Erasable Programneble Logic Devi ce)设计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中的CAN总线为例,讨论了如何利用EPL D设计高可靠性的电路,包括可靠的时钟设计,置位与清除信号的设计,异步输入同步化等 ,并对干扰和噪声的抑制进行了讨论.实测结果表明,采用EPLD设计接口电路是可靠、稳定的.
  • 李云峰;王立德
    . 1999, 23(3): 106-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采用嵌入式计算机PC-104模块实现高速试验列车控制、监测、诊断信息网络中通信节点的方法.阐述了PC-104总线模块的特点,以及如何用PC-104模块构成高速列车控制网络中的通信节点,并给出了固态盘的使用方法.
  • 李国岫;陈淑玲;王兆娟
    . 1999, 23(3): 111-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柴油机电控系统优化匹配的研究,分析了柴油机电控系统的优化任务,进行了电控系统优化方案的选择,并建立了电控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最优化方法,给出了柴油机电控系统优化的过程与步骤.
  • 郑中兴
    . 1999, 23(3): 115-1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垂直深度达120mm的J型奥氏体钢焊缝超声检测用纵波斜射双晶探头的设计参数和应用实例.
  • 马跃;卜长堃;王克路
    . 1999, 23(3): 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几年来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和国内检索系统收录情况,通过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产出情况和科技论文作者群体的几个方面的分析,对高校科技论文的产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促进高校科技论文产出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