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08-15
  

  • 全选
    |
  • 王岚;季文玉;许克宾
    . 1998, 22(4):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小扭弯比情况下箱形截面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板-桁模型计算方法,按照力的平衡、变形协调材料本构关系等,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程,并编制了全过程分析的电算程序.通过对试验资料的验证,情况吻合良好.
  • 张美娟;辛成山;杨俊乾
    . 1998, 22(4): 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电力系统并联电容器投入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着重研究电容器投入电网时所引起的瞬态过电压、低压电容器处的电压放大现象,以及追加投入电容器时的高频涌流及解决办法.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同步合闸、预插阻抗、以及在每组电容器串联小值电感,均是减轻瞬态现象的有效方法.
  • 高亮
    . 1998, 22(4): 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所建立的流变理论模型对无缝线路的纵向钢轨温度力的分布、伸缩区内的钢轨伸缩量及轨道横向不平顺的变化等情况,从流变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进行无缝线路流变理论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 刘保国;孙钧
    . 1998, 22(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把初始地应力及一定形状洞室的开挖作为已知输入,洞周不同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实测值作为已知的输出,多次使用最小二乘法及优化技术,建立了一套岩体流变本构模型辨识的理论和方法,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具有流变性态的任何地下工程岩体,可方便地确定其流变本构模型.
  • 王元丰;许士杰
    . 1998, 22(4): 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变形特点,首次构造了钢管混凝土单元.这种单元具有以下特点:单元为一维杆梁单元;可以考虑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组合;适合于薄壁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单元的截面可以变化;轴线可以是曲的.并利用此单元对一定数量的薄壁钢管混凝土构件进行了分析,获得自振频率和模态等固有振动特性.
  • 郑建军
    . 1998, 22(4): 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就G2p≥4kD的情况给出了双参数地基上无限大板受集中力作用的两个新解.
  • 王田青;范俊杰
    . 1998, 22(4): 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轨道强度理论(包括静态和动态)及线路稳固性为基础,综合计算、分析了混凝土轨枕配置根数对线路的影响.为Ⅲ型混凝土轨枕配置根数的减少找到了理论依据,并在该枕铺设试验段现场测试的基础上,通过与其它类型轨枕有关参数的对照,提出了Ⅲ型混凝土轨枕每公里的合理配置根数.
  • 郭文军;陈建春
    . 1998, 22(4): 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形管理、工程数据管理以及系统具有的主要功能.
  • 王哲
    . 1998, 22(4): 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反耗散概念,认为在不可逆系统中既存在着耗散机制也存在着反耗散机制,反耗散机制是阻止耗散出现的一种机制.以此为基础得到了耗散条件,进而发现了有耦合关系的内变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启动和相互遏制的行为,从而成功地解释了蠕变加速阶段产生的原因.文中推导了单轴蠕变的一般模型和实用的三内变量模型,并对后者给出了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可很好地描述蠕变的初始、稳定和加速阶段.
  • 汪胜;王庆波;夏禾;许克宾
    . 1998, 22(4): 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高速铁路双线简支梁桥的空间振动响应.建立了考虑双线简支梁在车辆蛇行和单线行车时的偏心荷载作用下车桥系统空间耦联作用的振动力学分析模型,以20 m和48 m简支梁桥为例,在计算机上模拟列车过桥的全过程,通过分析动力响应,得出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
  • 姜兰潮;高日;徐国彬
    . 1998, 22(4): 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焊接空心球节点是我国空间网格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节点形式.利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对大量的空心球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杆球相交处焊缝几何尺寸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理论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空心球受力性能的影响;最后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 杨乃勰;徐国彬;高日;姜兰潮
    . 1998, 22(4): 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网格结构抗火工程是以结构具有一定的抗火时间为标准,通过模拟预测实际火灾特性和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求得直到倒塌时的结构抗火全过程响应,并确定结构的临界温度状态和整体结构的抗火时间极限,从而对其实际抗火能力有一个理性的了解和认识,为经济、科学的结构综合防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周欣竹;郑建军;张弥
    . 1998, 22(4): 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秦岭隧道工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湿喷钢纤维混凝土作为隧道衬砌的方法.并从结构强度、变形能力和防水性能方面论证了此方法的优越性.最后给出了一个国外隧道工程的实例.
  • 王将魁;张平之;钱民刚
    . 1998, 22(4):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加补充项的Fourier-Bessel双重级数的位移模式,对沿直边边界简支的扇形薄板在各种边界条件下的弯曲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应用范围广、便于计算的解析解,并给出了算例,此方法推广了加补充项的富氏级数法的应用范围.
  • 陈实;徐国彬;高日
    . 1998, 22(4):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魏善庄-安定道口处进行了测量试验,沿钢轨布置了6个测点,测得18趟列车振动时产生的108条加速度波形,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每条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的均值进行了统计,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加速度均值随距离衰减的相关函数,并在距钢轨10 m处模拟了三个不同跨度的网架,分别进行了静力、自振频率和振型以及动力响应的计算,并把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进行了比较,得出动力响应与结构跨度之间的关系.
  • 姜涛;孙守光;李强;缪龙秀
    . 1998, 22(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进的轮轨冲击简化模型,对车轮扁疤引起的车轴附加载荷进行了系统的仿真研究,并对提速后货车车轮扁疤检修规范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 余祖俊;朱力强;孙浩清;赵爱菊
    . 1998, 22(4):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给出了一种能够高速同步采集多路黑白视频信号,采集的精度为8位,采样率为14.768 MHz.此系统设计以现场可编程门阵FPGA为核心元件,将系统的采样控制逻辑与压缩存储逻辑集成在一块FPGA芯片上,与采用单片机或通用器件实现相比,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而且设计周期短、灵活性大,我们已经将其应用在高速高精度的三维净空测量中.
  • 袁泉;翟洪祥
    . 1998, 22(4):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得出不同压缩条件下的增强相定向度概率分布函数,计算获得裂纹扩展过程中的架桥应力曲线及阻抗曲线,对增韧特性的方位角依赖性进行了讨论,对架桥应力与裂纹张口位移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讨论,并把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的力学模型基本具备分析裂纹小位移段增韧行为的要素.
  • 原亮明;郭继斌;吴作伟;杨辉
    . 1998, 22(4):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典型铁路客车的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以车辆最大可行速度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对其横向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最优化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在求解车辆动力学系统的参数优化问题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尤其是对于多参数、多峰的非线性问题,该法提供了求解问题全局最优解的可能性.
  • 王晓飞;罗鸿逵;郭鸿禧
    . 1998, 22(4): 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关于表面形貌的一种全息式非接触光学测量新方法.此方法采用全息光学元件HOE替代普通光学元件,作为离焦检测元件,提高了测量精度和范围.
  • 任杰;朱衡君
    . 1998, 22(4):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时间序列参数模型来分析两相流的状态.通过实验装置来拾取两相流的压力、压差信号,采集有序数据组.借助于MATLAB语言及其软件工具包将有序数据拟合为n阶自回归参数模型AR(n),优选模型阶数n值,通过n值的变化来考察两相流的流态.
  • 李忠;方跃法;陈大融
    . 1998, 22(4): 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述近年有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扩展内容寻址方式,来解决真彩色磨粒自动识别与智能分析问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处理流程、模型和软件实现,作为以运行中机械设备磨损工况为监测对像的"智能磨损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IWMDS"实现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给出了有关实验和初步应用结果.本文的思路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 方跃法;鄂明成;李忠;李建勇
    . 1998, 22(4): 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可变阻抗滑动轴承动力系数的试验测试和识别方法,滑动轴承的动力系数不是可以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它们只能从测得的转子-轴承系统的动态响应函数中采用参数识别的方法求得.本文首先描述了用于测试的试验装置的组成和测试程序,然后讨论了从测得的系统频率响应函数中识别动力系数的模态分析方法,最后讨论了测试结果.文中的结果证实了可变阻抗滑动轴承动态特性的可调性能.
  • 王晓芳;孙尚民;余祖俊;史红梅
    . 1998, 22(4): 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80C196KB为核心,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功能便携式振动噪声分析仪对振动和噪声信号检测,在复数范围内进行1 024点浮点快速付立叶变换,从而得到被测信号频谱图,通过对传统谱图分析,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并与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用已建立的模糊神经网络对谱图进行模式识别或故障诊断.
  • 徐双满;曾昭翔;马俊林;杜永平
    . 1998, 22(4): 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机车柴油机缸套-活塞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我们设计并制定了一台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可在一定范围内实行载荷、速度、润滑量的单因素控制,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的显示运动中的摩擦力大小.利用该试验和对美国GE公司采用的软氮化铸铁缸套-表面镀铬铸铁活赛环材料进行了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出了该配对副在往复滑动中摩擦系数随载荷和速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 陈军霞;王立德
    . 1998, 22(4): 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针对整流二极管的新型缓冲电路,它包括一个可饱和电抗、一个线性电感和一个快恢二极管,文中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