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3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6-02-15
  

  • 全选
    |
  • 孙河川;施仲衡;张弥
    . 2006, 30(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应用表明,基于概率理论的风险分析模型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模型,因为它需要有足够的原始数据来描述不确定参数的概率特征.本文基于粘性土降水沉降量计算参数符合区间分析的特点,采用区间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和满足不同需要的两个风险评价指标.通过举例分析,验证了风险评价模型和指标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为岩土工程计算结果的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于晓华;何品晶;邵立明;李国建
    . 2006, 30(1):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渗滤液循环回灌填埋层同时去除其中的碳、氮污染物的前提是层内必须存在好氧、兼性、厌氧混合代谢条件.通过对比间歇强制通风和强化自然通风这两种使填埋层内形成混合代谢条件的实验发现:两者均可使填埋层具有去除回灌渗滤液中化学耗氧量CODCr和氨氮的能力,间歇强制通风的去除负荷为CODCr165 g/(m2*d),氨氮7.5 g/(m2*d);强化自然通风则为CODCr480 g/(m2*d),氨氮16 g/(m2*d).填埋层对氨氮硝化形成的硝态氮的反硝化能力与回灌渗滤液中生物可利用碳BC与氨氮之比BC/N有关,当
  • 王元清;施飞;张勇;石永久
    . 2006, 30(1): 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不同跨度和矢跨比对门式拱架结构承载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变截面门式拱架轻钢结构的模型,计算结果与普通变截面门式刚架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门式拱架轻型钢结构体系的承载性能特点,并通过模型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 杨维国;徐国彬
    . 2006, 30(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钢结构屋盖的荷载风振系数和风压计算具有庞大的工作量.综合考虑水平风和竖向风的作用,应用频域法对屋盖结构风振特性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可以与结构有限元计算软件衔接的考虑多阶模态组合的风振风压计算软件.经实例分析验证,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精度,效果良好.
  • 周龙翔;童华炜;王梦恕;张顶立
    . 2006, 30(1):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大量广州软土的试验资料分析,总结出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并与上海软土进行对比.广州软土具有厚度变化大、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夹有较多的粉细砂、与其它地区软土相比固结速度快的特点.针对广州软土的工程特性并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软土地基试验工程的多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提出,广州软土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效果良好;采用深层搅拌桩处理后,沉降量减小为原地基沉降量的20;左右,且沉降在加载后120 d已基本完成,深层搅拌桩法为快速处理广州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
  • 王建民;朱晞
    . 2006, 30(1):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目标是估计结构在不同地面运动强度水平下的响应,结构响应的不确定性对采用的地面运动强度度量参数有着很强的依赖.因而,需要比较所采用的地面运动强度度量参数的有效性.这里推荐了一个新的采用向量地面运动强度度量参数来估计结构需求的方法,并把这个地面运动强度度量参数应用于一些不同周期和不同强度折减系数的单自由度结构系统.统计结果表明,推荐的地面运动强度度量参数可以有效地减小估计单自由度结构系统最大变形延性需求时的离散性,而且减少了计算分析工作量.
  • 熊耀清;姚谦峰
    . 2006, 30(1): 2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两个缩尺比为1/4的两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加固、未加固及其震坏后再加固的3次振动台对比试验,探讨了其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损伤破坏情况.同时运用有限元程序建模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试验模型的损伤机理,对比了根据不同损伤机理进行抗震加固的效果.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表明:根据损伤机理的不同,用碳纤维布(CFRP)有针对地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其抗震能力,并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 向宏军;石志飞
    . 2006, 30(1): 3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考虑压电材料的压电参数g31,弹性参数S33和材料密度ρ沿厚度呈梯度变化时,通过测量压电材料悬臂梁在电场或横向集中力作用下梁的宏观反映(如应变、位移和电势),给出了确定这些参数分布的公式,包括g31、S33的单参数识别及体积力与联合参数识别的方法.对联合参数识别方法在常体力、材料参数S33为常数或在厚度方向呈线性变化等情况下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 谭锋;杨庆山;李作为
    . 2006, 30(1): 3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膜材不能抗压,在薄膜结构受力分析中膜材有纯拉、单向褶皱和双向褶皱3种状态.当膜材处于褶皱状态时,其受力性能与纯拉状态有很大的差异,在分析中应予以区别,故对膜材3种受力状态的界定成为必要.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判别柔性材料受力状态的3种准则进行了详细论述,分别讨论了各自的原理及存在的问题,得出主应变准则只能适用于各向同性膜材,主应力-主应变准则对各向同性和正交异性膜材均能适用.并给出了膜材产生褶皱后的处理方法.
  • 余自若;阎贵平;张明波
    . 2006, 30(1):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无配筋梁和有配筋梁的试验,分析了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弯曲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发现,钢纤维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梁的延性和弯曲刚度,使梁的抗拉应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假设梁可承受拉应力且拉应力按矩形分布,给出了RPC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计算出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符合良好.
  • 王斌;胡珠寿;金立新;魏庆朝;冯震
    . 2006, 30(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改建线路襄渝线工程,采用GPS静态定位进行控制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GPS-RTK技术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实践表明,这种作业方法可以省掉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业工作量,从而使整个勘测工期达到最短.
  • 朱正国;冯卫星;孙明磊
    . 2006, 30(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地铁五号线崇文门站,下穿既有地铁一号线区间隧道,车站顶板与区间隧道底板间距2.858 m.为了严格控制既有环线区间隧道的沉降,确保环线地铁运营安全,首次采用了顶管作超前预支护.考虑不同的顶管直径以及周围地层的弹性模量对地表、拱顶和既有线的变形影响,用3D-Sigma三维有限元软件进行施工效应的计算模拟,掌握顶管预支护洞室的力学效应,预测车站施工引起既有隧道的沉降量.计算表明用大刚度的顶管作超前预支护,可以满足既有线地铁运营和城市地表建筑物变形控制要求.
  • 冯雅薇;魏庆朝;时瑾
    . 2006, 30(1):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线电机地铁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本文基于动力有限元和耦合振动理论,考虑轮轨关系以及直线感应电机和反力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直线电机地铁系统车辆-轨道垂向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计算结果.
  • 高学奎;朱晞
    . 2006, 30(1):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Morison方程的基础上,用附加质量考虑水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来分析深水桥墩的地震响应.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认为地震动水压力对深水桥墩的影响是显著的,动水压力的作用使桥墩的地震响应最大值增大了近50;,并得出了影响动水压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与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抗震设计中是否考虑地震动水压力对桥墩的影响采用相对水深来决定更为合理.
  • 唐兴国;钟铁毅
    . 2006, 30(1):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京电视中心综合业务楼为钢框架支撑体系,采用"上挂下托"新工艺施工.本文使用ANSYS单元生死技术,对北京电视中心超高层钢结构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考虑了分层加载,结构刚度逐层修正,详细模拟计算了结构在施工中的应力变化过程,不仅为现场施工及监测提供指导,亦为类似工程设计及安全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 吴金刚;谭忠盛;吴景华
    . 2006, 30(1): 63-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计算机规划求解方法研究热机碎岩胎体材料配方.在求解过程中,对胎体材料的耐磨性、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以及熔点等4项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最优化规划设计,并且严格遵循各组分材料的配比约束条件,最终通过规划设计求得新配方.在试验阶段,将按新配方烧结的胎体材料与传统的63号配方胎体材料进行了性能对比测试.分别从胎体材料的抗弯强度、洛氏硬度和磨耗比等性能参数方面证明了新胎体材料的优越性.
  • 刘衍峰;高亮;冯雅薇
    . 2006, 30(1):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会出现无缝道岔铺设在桥梁上的情况,桥上无缝道岔成为发展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又一关键技术.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建立桥上无缝道岔的模型,计算桥上无缝道岔的受力和变形,并分析了桥梁结构对无缝道岔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桥上无缝道岔的设计及养护维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尹万建;杨绍普;申永军;郭京波
    . 2006, 30(1): 7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带有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空气弹簧在汽车悬架中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空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对其求解进行了简化,利用多尺度法对空气弹簧在正弦激励下的主共振响应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幅频响应关系.通过研究得到空气弹簧的振动过程中介于两种简化的力学模型之间,且呈现较强的非线性特点.
  • 余祖俊
    . 2006, 30(1): 7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轻轨司乘人员的工作特点,日工作时间在6~10 h不等,早班从5时左右开始,晚班到夜里23时左右结束.根据轮班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作者提出了基于"双齿轮"的均衡轮班模型,推导出了均衡轮班的数学公式,在每人有n天休息、m天需要工作的循环轮班条件下,满足了n+m个司乘人员在n+m天内各自轮完n+m个不同任务的要求,同时保证享有的n/2个双休日均匀地分布在各自的m个工作任务之间,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轮班模型及其算法的正确性.
  • 封全保;孙守光;刘建新;王开云
    . 2006, 30(1): 7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较为详细的SS7E机车在弹性结构轨道上的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详细的考虑了牵引电机的弹性悬挂与各部件之间的止挡.结合试验结果,对模型及其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试验值与仿真计算值吻合良好,该模型能够用来分析SS7E机车的动力学性能.最后,针对该机车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横向非线性异常振动现象,进行了机车二系横向减振器阻尼大小及工作状态对机车舒适性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 郭树起;杨绍普;郭京波
    . 2006, 30(1):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非线性Bingham模型,研究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1/4车辆悬架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首次得到简谐激励下悬架簧上和簧下质量的非线性振动响应,并给出磁流变阻尼车辆悬架的簧上和簧下传递系数的理论解,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刘喜双;谢基龙
    . 2006, 30(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ST型缓冲器力学结构模型,在对ST型缓冲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缓冲器结构到工艺的综合改进建议,并得到了试验验证,解决了ST型缓冲器阻抗力超限问题.
  • 马心坦;辛明林;杨绍普
    . 2006, 30(1): 91-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声屏障的高昂成本往往是由不合理的设计参数造成的.基于铁路噪声预测模型和有限长声屏障设计方法,提出了声屏障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声屏障建造成本为目标函数,以降噪要求为声学约束,综合考虑设置位置、高度和长度等设计变量的影响.由列车噪声1/3倍频程频谱计算插入损失,通过修正车屏间反射作用,提高了优化过程中插入损失的计算精度.经过与目前设计方法比较,验证了优化方法在铁路声屏障和轻轨桥架声屏障设计中改善经济性能和降噪性能的优越性,并且对轨边矮墙的降噪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设计参数对成本和降噪性能的影响.结论对声屏障
  • 李娜;方卫宁
    . 2006, 30(1):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铁站内人群数目及分布的在线监测是有效控制和疏散客流,保障地铁安全的重要依据之一.利用站内现有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人群数目的自动识别是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文中提出了一种结合了自适应背景差分和比例自适应模板匹配的算法,用背景减除对图像进行分割,然后再利用比例自适应模板对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搜索匹配,识别目标人群的数目及位置分布.该算法能有效减少传统模板匹配的计算量,提高匹配的准确率,在一定误差范围内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 吴召玲;韩建民;李卫京;王金华
    . 2006, 30(1):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搅拌铸造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特点,提出了材料复合质量的快速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判方法,讨论了控制及提高材料复合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以此为基础制备出了分布均匀、孔隙率低、含SiC的体积分数为20;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采用所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制造出了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盘.
  • 张金英;周明连
    . 2006, 30(1):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气压传动原理以及齿轮式气动马达的结构和特点,以力矩平衡的思想建立了气动式齿轮马达静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对一种气动式齿轮马达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实验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说明对气动马达的扭矩模型的推导及其参数计算是准确的.
  • 曾艳艳;贾力
    . 2006, 30(1):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假设孔隙分布服从指数形式分布与对数正态形式分布,建立了指数形式模型与对数形式模型,并采用这两个模型分别对CaO孔隙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结果证明,在一定的孔径范围内,考虑了孔径密度分布的指数形式模型较对数形式模型更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能更好地反映孔隙分布的变化特性.同时提出了在同一模型中,对孔隙长度分布和孔径分布定义成不同形式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