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4-02-15
  

  • 全选
    |
  • 于桂兰;章梓茂
    . 2004, 28(1):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脉冲波在一般各向异性介质摩擦接触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问题.限于小于临界角入射的情况.利用Fourier分析方法将非线性Coulomb摩擦接触边界波动问题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给出了确定局部分离、滑移和粘着区的思路和方法及各区域的解并以抛物线型应力脉冲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对相同介质的两半无限各向异性体给出了界面力、张开位移和相对滑移速度的数值结果.
  • 王元丰;梁亚平
    . 2004, 28(1):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一些国内外相关资料,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得出的高性能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柏松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得到可以用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公式计算普通集料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以及高流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泊松比与普通混凝土的泊松比相差不多等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 王秀英;王梦恕;张弥
    . 2004, 28(1): 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山区高水位隧道建立了研究隧道排水量及衬砌外水压力的简化模型,经过理论推导得出隧道排水量以及衬砌、注浆加固圈外水压力的解析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圆梁山隧道涌水量预测及排水量与衬砌水压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隧道排水量的增加,衬砌水压减小,只有在考虑衬砌的排水性能即采取排水措施时才能发挥注浆加固圈对渗透水压的衰减作用,所得结论对于山区高水位隧道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李新乐;朱晞
    . 2004, 28(1):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效应对结构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典型的近断层地震记录分析了速度脉冲的基本特性,并对人工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模型进行研究,讨论了典型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推荐了一种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结合桥墩算例说明了速度脉冲效应对地震反应的影响及推荐模型参数的合理性.
  • 黄建文;朱晞;张静
    . 2004, 28(1): 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规则隔震桥梁结构简化为2自由度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一步将以隔震模态为主的2自由度隔震桥梁结构简化为双线性的单自由度隔震系统,考虑了隔震支座的双线性特性,并计入了隔震支座下部结构质量及墩柱粘滞阻尼比等参数对结构响应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力学模型,重点讨论了隔震支座的剪切位移延性、硬化刚度比、隔震桥梁结构的质量比、隔震模态周期、墩柱周期及其粘滞阻尼比等参数对隔震桥梁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对隔震支座设计参数的选取给出了合理的选择标准.
  • 闫光杰;阎贵平;郝育新
    . 2004, 28(1): 2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TLCMD阻尼器的工作机理及其参数优化的一般原则.在TLCMD系统工程抗风应用基础上,将其引入地震工程,对其进行了抗震设计,并以洛阳电视塔为工程实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LCMD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
  • 吕晶;徐国彬;王月栋
    . 2004, 28(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开发的劲-柔索张拉穹顶结构应用于工程实践尚属世界首次.以鞍山体育中心训练馆的工程为例,论述了该结构系统工程设计中的结构选型、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结构优化后经济性能和受力性能均得到提高.所提出的适合于此种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为该结构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白顺果;张鸿儒;黄春霞
    . 2004, 28(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Vanmarcke提出的随机场理论描述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并通过实例采用改进的Monte-carlo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可靠性指标,在该过程中考虑土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土性参数间的互相关性,将计算结果与直接Monte-carlo法及JC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 闫立平;梁小燕
    . 2004, 28(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Gao提出的橡胶材料的非线性弹性大变形应变能函数,分析了周边固定的橡胶薄膜受气压作用的轴对称问题,推导了此类橡胶薄膜在气压作用下的平衡方程,得到了此类橡胶薄膜的变形曲线.
  • 彭明兰;石志飞
    . 2004, 28(1):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研究了4点弯曲情况下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应力分布.在考虑粘结层影响的情况下给出了FRP板板端界面上剥离应力和正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表达式中各物理量对界面应力的影响.由于进行了合理的简化,使得分析过程简单,且得到的解析解与文献中给出的有限元解答和试验结果符合很好,此外还给出了FRP板发生断裂破坏时的极限承载力表达式.
  • 于海龙;朱晞
    . 2004, 28(1): 43-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行<铁路桥涵技术规范>和<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均没有考虑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发生的碰撞问题,通过对一座两跨16 m简支梁桥的分析可以知道,在简支梁桥一般所采用的梁间距下,有可能发生梁间的碰撞作用,碰撞作用会改变原有桥梁的受力形式,加大了其破坏程度.针对梁间距、地震波、地基土的变形等影响梁碰撞的不同因素做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梁间距较小时产生的碰撞响应也较小,足够大的梁间距使相邻梁不发生碰撞作用,输入不同地震波,考虑地基的转动变形都会对碰撞产生不同的影响.
  • 刘婷婷;石志飞
    . 2004, 28(1): 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平面应变状态下,考虑材料压电参数的梯度特性,采用逆解法求解了悬臂梁受力偶和外加电压作用时的解析解,并通过与基于BaTiO3陶瓷所得实验值的对比发现,其结果与N层压电板组成的悬臂梁当N趋于∞时其端部弯曲位移值十分接近,且悬臂梁内部应力场逐渐减少为零的结论在此得到了验证.基于所得到的解析解,提出了梯度相物性参数识别的方法.
  • 张贵;乔春生
    . 2004, 28(1): 5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确定岩体力学参数中引入支持向量机,介绍了其具体的回归算法.并用这一方法回归预测岩体强度指标,通过实例证明支持向量机用于多影响因素、小样本容量的岩体强度指标回归问题,能够保证较理想的推广预测能力.
  • 孙增奎;王连俊;魏庆朝;闵冬丽
    . 2004, 28(1): 55-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多年冻土区修建铁路站场路基,打破了原来天然地表与外界的热力平衡,地下温度场将重新分布.根据此特征可推断多年冻土的发展演化趋势以及评定路基的稳定状况.结合青藏铁路某段站场路基实际监测数据,利用ANSYS软件对2002年~2030年地下温度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路基下冻土上限发生上移,多年冻土得到了保护;在年平均气温增长0.02 ℃的条件下,试验段内冻土人为上限和未受路基影响的冻土天然上限均逐年下降;同时,路基阳坡、阴坡两侧地下温度场分布特征的差异构成了路基不均匀变形和路面裂缝的潜在威胁.
  • 李京爽;王哲
    . 2004, 28(1): 60-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盾构管片的抗弯能力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对管片的抗弯能力做了分析,给出弯矩与变形能力曲线,并对管片弯曲能力计算方法做了理论分析,通过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分析,给出工程用弯曲能力计算公式.
  • 尹承龙;许韵华;赵海英
    . 2004, 28(1):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应用乙酸进行硅酸聚合胶凝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硅酸溶液中有乙酸化合物时,硅酸聚合胶凝的时间将延长.其表现为:(1)改变了聚硅酸溶液中的组分浓度,(2)降低了硅酸聚合过程中OH-的影响作用.得出乙酸对硅酸聚合具有阻抑作用的结论.
  • 赵翔;许兆义;张振宇;苏艺
    . 2004, 28(1):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激素污染正严重威胁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从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危害出发,针对人体主要接触途径之一的饮用水中甲草胺的去除方法进行了实验和研究,并提出了可行的实际处理方案.
  • 方卫宁;郭北苑;田生彩
    . 2004, 28(1):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机车乘务员的人体尺寸情况,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对机车乘务员坐姿状态下操作的工作域进行了定义,提出了依据不同操纵器件类型的作业域分类方法,建立了一个乘务员坐姿状态下的手臂运动模型,并根据我国机车乘务员人体测量尺寸,对机车乘务员坐姿近身作业空间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为操纵台上各类操作器件的合理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 平学成;陈梦成;谢基龙;李强
    . 2004, 28(1): 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位移的、分析平面尖劈端部奇性应力场和位移场问题的高次内插FE特征分析法.该方法与过去原有求解裂纹端部近似场的有限元特征分析方法有几点不同:(1)导出公式的出发点不同;(2)单元形式为高次内插单元;(3)尖劈端部邻域内的位移场假定没有采用奇异变换技术.运用高次内插FE特征法求解各向异性尖劈和接头端部附近的奇性应力指数以及位移和应力的角分布函数,并且给出了若干算例.所有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原有方法使用的单元少而且精度高.
  • 郭盛;方跃法
    . 2004, 28(1): 8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利用吴方法求解一种典型的3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将利用传统方法所得到的32次方程降为一个16次方程,提高了计算效率.在计算过程中,避免了增根的产生.得出对于这一类问题的普遍数学方法,为利用吴方法计算并联结构的正解提供了范例.
  • 张华;叶立国;徐宇工
    . 2004, 28(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机车空调系统电源特殊、冷媒多为化学制剂、系统复杂的状况,利用机车制动系统空气压缩机间歇工作的特点,以高压空气为动力源,有机地结合压缩空气制冷技术和气体喷射技术,提出了一套无需外加电气设备、全新风的机车司机室空调系统方案,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气体喷射器的设计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李从心;张欣;张良;卢美秀
    . 2004, 28(1):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硬件在环仿真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以dSPACE系统作为开发平台,构建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的动力总成控制器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仿真模型,将模型编译到dSPACE系统中,进行接口的设计和监控的工作,建立了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 夏少云;查建中;李志辉;唐晓君
    . 2004, 28(1): 9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现有的5种Vague集(值)之间相似度量的方法,指出这些度量方法不能准确刻画Vague集(值)之间相似度量的本质,导致了错误的推论.通过确定2个Vague值之间精确相似度存在的最小区间,得到一种新的度量方法--最小区间法.该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特征和度量效果,而且为匹配算法的改进提供了数学基础.
  • 李明伟;韩建民;李卫京;崔世海;王金华
    . 2004, 28(1):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搅拌铸造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复合材料中形成孔隙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从真空度、搅拌杆形状、搅拌时间、浇注系统设计、浇注方式、改善SiC和基体界面浸润性等方面,探讨了降低搅拌铸造制备铝基复合材料孔隙率的措施和方法.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使所制备材料的孔隙率降低到1;,提高材料的复合质量.
  • 于国丞;刘志明;王文静
    . 2004, 28(1): 104-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动应力测试得到交叉支撑装置疲劳薄弱部位在线路运行中的应力谱,从而识别出提速货车交叉支撑装置在运用工况下的载荷,为其室内疲劳试验加载提供依据.根据疲劳薄弱部位在室内疲劳试验中的应力谱及该部位典型接头的S-N曲线,按照疲劳损伤等效原则建立交叉支撑装置的寿命预测模型,得到了交叉支撑装置实际运用寿命与室内疲劳试验加载循环次数的关系.
  • 刘云;王文静;谢基龙
    . 2004, 28(1): 108-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动力分散式客车转向架导柱的接触应力状态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别分析了预紧力和配合过盈量对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导柱的最大接触应力随着预紧力的增加而几乎成线性增加,导柱在配合部位的接触应力随着配合过盈量的增加不但其值增加,而且最大接触应力点的位置也相应改变,这对于改进导柱的设计,提高导柱的寿命,具有实际参考意义.